手机版

深泽县地图村庄分布(近现代,石家庄晋州县域变迁)


晋州,春秋为鼓国之地,后属晋国,战国,分属中山国、赵国,北魏为巨鹿郡治,元代始称晋州

宋代前,晋州的区划不可考。宋为鼓城县,隶祁州(今安国市)。

晋州

《元丰九域志》载:“(宋)熙宁六年(1073年),省深泽县为镇入鼓城县(今晋州)。鼓城,州西南一百里,三乡,深泽镇,有滹沱河、盘蒲泽。”此为有据可查的,晋州区划最早的记载。

一、明清晋州的区划

明制,城中称坊,近城称厢,乡村称里《天下一统志》载:晋州“编户一十七里”。嘉靖《真定府志》载:晋州“编户二十一里”。

根据嘉靖《真定府志》晋州舆图

清咸丰《晋州志》载:古有4乡:节孝乡,德政乡,升平乡,信守乡。今有4堡,72村,后并为53村。

四堡:东里庄、侯城、小樵、总管庄(并庞家庄、盐厂、十字路)。

53村:仅东里庄、侯城、小樵各自为一村,其余均是数村为一村。

光绪《晋州志》载,境内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路,辖 48 村。

光绪晋州村庄全图

清末,将四路划为东、西、南、北、中五区,辖224 村。中区治城内,北区治雷陈镇,东区治小樵镇,南区治东里庄镇,西区治洲头镇。

民国晋州的区划

民国初期,行政区划基本沿袭清末,无大变化。

民国23年(1934年),原中、东、南、西、北区,分别改称第一、二、三、四、五区,全县222村。

第一区城西庄改为秘家庄,段家庄改为宋家庄;

第二区北塔鲁改为东塔鲁,东、西龙化并为龙化,于林分为前儒林、后儒林

第三区杨家营寨改为杨家营;

第四区撤魏家口,洲头镇改为周头镇,袁家庄寨改为袁家庄;

第五区滹北庄改为辛庄,祁堤改为祁底,前、后相邱并为相邱

民国晋州的5个区

1934年以后,村庄有并有分。庞召、表业并为庞表,

东刘家庄、靳家庄并为刘靳庄,

东河阴、西河阴并为河阴

东、西、南塔鲁并为塔鲁

董家庄、东寺吕并为东寺,

庄头村、庄头寨并为庄合寨;

龙化分为东龙化、西龙化

张里村分为南张里、北张里。共 217 村

晋州光明公园

1945年9月3日,晋县城解放,不久恢复原晋县建制西留章划归藁城,辛庄划归无极


西留章、辛庄、耿庄 位置图

庞表分为庞召、表业,刘靳庄分为东刘家庄,靳家庄,东寺吕分为东寺吕、董家庄,河阴分为大、小河阴,郜丰庄分为小里丰庄、郜家庄共219村。

1946年夏,庞召、表业等上述12村庄又合并为6村。全县213村

1948年5月,恢复南关,城内南北划界分为东街、中街、西街;秘家庄、宋家庄并为秘宋庄全县214村

魏征公园


解放后晋州的区划

1956年7月10日,无极县龙泉固划归晋县。

龙泉固

1957年12月10日,废北魏家口、聂村、塔上、常营4乡

1958年11月,晋县、深泽并入束鹿县。

晋县、深泽 、束鹿县。

1961作,南捏盘分为东南捏盘、西南捏盘;东寺吕分为东寺吕、北寺吕董家庄;平乡分为北平乡、东平乡、西平乡

1961年5月,复置晋县辖29个公社(含深泽县10公社);

1962年1月,复置深泽县,原晋县耿庄划归深泽。改晋州公社为城关公社

深泽地图

耿庄位置图

1962年2月9日,从周家庄公社分出东宿、宿村、张村,建东宿公社

1966年,秘宋庄分为秘家庄、宋家庄;古儿村改名新风村。全县224个大队。

1981年12月24日,晋县城关公社李家庄、陈家庄、张家庄、朱家庄分别更名为西李家庄、陈庄、张庄、宋庄。

1984年,改19个公社为18乡1镇

魏徵公园

1985年2月4日,总十庄、马于、小樵三乡改为镇。

1988年1月23日,城关镇更名为晋州镇。

1990年全县4镇16乡,224个行政村,212个自然村,1个自然镇

晋州电视塔

1996年,赵位、元头、东宿3乡并入晋州镇;河头村乡并入总十庄镇;杨家营乡并入马于镇;东寺吕乡并入东里庄镇;周头乡并入桃园镇;田村乡并入小樵镇;祁底乡并入槐树镇;陈家庄乡并入东卓宿镇。全县辖9镇1乡,224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