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远古走来的黄河
中国平原河流大都发源于西部高原地区,含沙量一般都较高,导致历史上经常泛滥决口,加之人为干预的因素,河道变迁极其复杂。历史上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据历史文献记载,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黄河自北到南大范围的泛滥区
黄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混浊即有“浊河”之称。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据粗略统计,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见于20世纪50年代前历史记载的约1500余次,较大的改道有二三十次,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黄河历史上的重大迁徙
历史上黄河入海口曾多次发生改变。在战国初期,人们将古黄河下游河道称为“禹河”,也就是“禹贡大河”,或者称之为“山经大河”。谭其骧根据《北山经·北次三经》所载入河诸水,与《汉书·地理志》、《水经注》所载的河北水道相印证,发现禹贡大河流至河北深县后,山经大河即由此分道北流,会合虖沱水,又北流至蠡县南,会合泒水、滱水后,继续北流至清苑县折而东流,经安新县南、霸县北,东流至天津市东北入海。
西汉末年,《汉书·地理志》及《汉书·沟洫志》的河水,也就是《水经·河水注》的“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河决魏郡(治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今河北大名东)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发生第三次大徙。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经界河至今天津入海,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金章宗明昌五年(1194年),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光禄村。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今黄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泗水)入淮。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明弘治八年(1495年),筑断黄陵冈,以一淮受全河之水,为第五次大徙。
清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黄河在兰阳铜瓦厢(今河南兰考附近)决口,在山东寿张县张秋镇穿过运河,挟大清河入海,是为第六次大徙。
黄河历代河道
绵延千年的河患
战国(前453—前221年)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之后人口逐渐增多,人们开始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或者修筑工事,使河床迫束,河道逐渐弯曲,淤泥累积,垫高河床。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先秦水系
西汉一代河患严重,仅见于文献记载的就有10次较大规模的决口或改道。其时北决多形成汊道,曾出现过的有屯氏河、张甲河、鸣犊河等,起过一定的分洪作用。而东南决口则往往夺泗淮入海,豫东、淮北平原灾害尤为严重。如公元前132年河水在东郡濮阳瓠子口(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东南夺泗、淮入海,洪水泛滥16郡境,相当今豫东、鲁西南、淮北、苏北等广大地区,成灾20余年。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在将近一千年时间里,黄河下游河道出现过相对稳定的局面。间有决溢,但没有酿成大规模改道。其原因:一是东汉开始大量游牧民族入居黄河中游,返耕还牧,次生草原和灌木丛代替了耕地,水土流失相对减弱;二是公元70年著名水利学家王景对西汉末漫流的河水进行全面治理。通过疏浚壅塞,截弯取直,修筑堤防和水门等措施,开辟了一条新道。这条新道大体流经冀鲁交界地区,至今山东利津县境入海。线路顺直,有利于泥沙的冲刷,积淤缓慢;三是当时黄河下游存在不少分支,或单独入海,或流入其他河流,起着分洪、排沙的作用,因此河道稳定。
公元10世纪到公元1127年,经近千年的堆积,至唐末开始黄河下游河口段已渐淤高,公元893年(唐景福二年)河口段就发生过改道。至11世纪初,今山东商河、惠民、滨州市县境内河道又“高民屋殆逾丈”。此后决口上移至澶州(今河南濮阳)、滑州(今滑县东旧城)一带。据统计,从10世纪至12世纪20年代,这一地区的决口次数占下游地区总决口的1/3。著名的决口地点有1019年(北宋天禧三年)滑州天台山、1034年(景佑元年)澶州横陇埽、1048年(庆历八年)澶州商胡埽、1060年(嘉佑五年)、魏县(今河北大名东)第六埽、1077年(熙宁十年)澶州曹村、1081年(元丰四年)澶州小吴埽、1099年(元符二年)内黄口等处。决口后改道频繁。总的趋势是河道逐渐向北摆动。五代末年、北宋前期决出的赤河、横陇河,都在唐代大河之北。1048年商胡埽决口后,河道北流经今河北平原中部,会合御河(今南运河)至今天津入海,史称黄河北派。1060年从魏县第六埽决出一股河道,东流经冀鲁交界一带入海,史称黄河东派。此后,北宋统治阶级内部在黄河河道应维持北派抑或东派的问题上争论不休,直至北宋亡国。在这80年内,黄河时而北派(共49年),时而东流(共16年),时而两股并行(共15年),时而东决入梁山泊分南北清河入海。黄河下游开始进入变迁紊乱的时代。
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为阻止金兵南下,宋王朝竟于今河南滑县西南人为决河,使黄河东流经豫东北、鲁西南地区,汇入泗水,夺泗入淮。从此黄河离开了春秋战国以来流经今浚、滑一带的故道,不再进入河北平原,在此后的700多年中,黄河一直向东南流入淮河入海,这是黄河下游变迁史上划时代的大事。
这一时期,黄河水患出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决口地点西移。起初决口多在今山东境内(12世纪50、60年代),以后西移至今河南汲县、阳武(今原阳东部)、延津一带(12世纪80、90年代),后面几乎到了黄河下游冲积平原的顶端。
第二,河道干流逐渐南移。12世纪中期以后河道经豫东北、鲁西南,至今山东梁山县境流入泗水。以后逐渐南移进入豫东开封、商丘地区,经安徽砀山、萧县至江苏徐州夺泗入淮。13世纪后期有一段河道夺颍河入淮,达到黄河下游扇形平原的西南极限。
第三,下游河道除干流外,同时分出几股岔流,迭为主次,变迁无定。自12世纪下半叶(金大定年间)开始,即出现“两河分流”的局面。以后又分成3股,大致均流经今废黄河一线以北汇入泗水,夺泗入淮,或东流入泗,或南流入淮,时而又东北决入马颊河、徒骇河、北清河(今山东东平以下黄河)入海。经常数股并行,迭为主次,变迁极为混乱。1495年(弘治八年)在黄河干流北岸从河南武陟至江苏沛县筑成一道太行堤后,北决的次数相对减少,多由南岸分流由滩、涡、颍、浍等河入淮。
黄河下游多股分流的局面至16世纪中叶(明嘉靖中叶)基本结束,后经万历初年潘季驯推行“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治河方针,下游河道方始基本固定,即今废黄河。其后虽有决溢,但很快恢复故道。
潘季驯的束水冲沙法
清前期经大筑堤防,河南境内河道出现过一段相对安流时期,而山东、江苏境内河段决口次数增多。江苏徐州至淮阴河段兼作运河,是“咽喉命脉所关,最为紧要”。潘季驯治河重点即在这一河段上,如大修两岸遥堤、缕堤,重修高家堰,抬高洪泽湖水位,蓄清刷黄等工程。到清初河患的重心下移淮阴至河口段,这是因为金元以后黄河长期夺淮入海,大量泥沙排入海口,河口不断延伸,使坡降变化,加速河口以上河道的淤积。因此18世纪以后徐州以下河患最为集中。19世纪以后,河道淤废,决口连年发生,国内政治动荡,难有余力治理黄河,黄河不可避免会发生新的改道。
曾经黄河大肆入侵的淮河流域河道
1855年6月黄河在河南省兰阳铜瓦厢决口,洪水分成3股,会合后穿张秋运河,经小盐河流入大清河,由利津牡蛎口入海。黄河下游结束了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又回到由渤海湾入海。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
光绪初年河南省内修筑大堤,约束河道,大量泥沙被带至下游沉积在大清河内,河床迅速抬高。故光绪年间决口大多集中于本河段。此外1855~1938年,黄河尾闾南北摆动改道即达11次之多。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妄图以此阻挡日寇的铁蹄,全然不顾同胞的安危。全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直到1947年黄河才回归之前的河道。
花园口决堤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图为事件后形成的黄泛区
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对黄河进行了综合治理,加强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泻,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1950年,嘉应观作为治理黄河指挥部,开始了人民胜利渠工程建设,并迅速完成。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在刚刚建成不久的人民胜利渠水闸上,亲手摇动摇把开启闸门。1957年,黄河干流的三门峡水库完工,1997年,黄河干流的小浪底水库截流,2001年完工,黄河防汛能力已今非昔比,绵延千年的河患终于得到了彻底根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