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雪是如何形成的简介(雪是怎么来的)

近日,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降雪天气,那么雪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其实下雪和下雨一样,都是一种降水形式,只不过下雪是一种固体的降水,雪是指水在空气凝结中再落下的一种自然现象。

雪的主要成分是冰晶,冬天的气温低,高空的云层温度更低,雪花生活在高空的云层里,云层里既有冰晶,也有过冷水滴,这种云层叫做冰水混合云。

在这种云层里,过冷水滴不断进行汽化,水汽经过凝华,就直接由气体变成了固体小冰晶,并附着在大冰晶表面,经过大量的凝华,冰晶逐渐形成大的雪花。

雪花形成后向下飘落,遇到上升气流时,小雪花的上升速度要比大雪花快,小雪花遇到大雪花后,便粘连在大雪花上,经过累积就形成了直径几厘米的鹅毛大雪。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再也拖不住这些雪花时,它们就会从云层中飘落下来。

如果这时低层温度在0摄氏度以下,雪花就会降落在地面;如果低层温度过高,雪花在半空中就会化成雪水,然后被蒸发掉,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高山的山顶有雪,而山脚没有雪的原因。

降雪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也是有利的,附着在地面上的积雪就像棉花一样,雪花中的空隙很大,里面填充了足够的空气,而空气的导热性不足,这层空气会阻止地下热量向上扩散,同理,雪花也会向棉被一样,阻挡寒气向下扩散,地面下的植物根茎便可安全过冬了。

此外,雪还可以给土壤施肥,雪里含有大量氮化物,雪水渗透到土壤里,就等于免费给作物施了一次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