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是四川第二大经济体,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市面积2.02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25.66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189.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1.5万。辖3区(涪城区、游仙区、安州区)5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代管1市(江油市),代管四川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绵阳科技城党工委(管委会)是省委、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委托绵阳市管理。
绵阳市在四川省位置示意图
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军工和科研生产基地,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的国家使命。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空管监视与通信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西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15所、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两院院士28名、占四川近一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6万。
绵阳历史悠久,自公元前201年汉置涪县始,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绵阳嫘祖文化、大禹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绚丽多姿,是李白、欧阳修的出生地,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是“两弹一星”、抗震救灾精神的发祥地,拥有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和“人类活化石”白马藏族,羌历新年、文昌庙会、雎水踩桥等民俗文化活动长盛不衰。绵阳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全国生态多样性保护重点地区,森林覆盖率、国土绿化覆盖率分别达56.13%、70.5%,造就了“九寨后山”王朗自然保护区、绵阳“香格里拉”虎牙大峡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仙海湖等人间盛景。
涪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因治地近涪水而得名,自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设涪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建县历史。涪城区是中国唯一科技城的核心区,是绵阳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教、金融中心及重要交通枢纽。2022年,辖区面积55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2.3万人。
涪城区是历史底蕴厚重的人文之城,距今4500至5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即在境内留下活动足迹。辖区出土的双包山汉墓经脉漆木俑、中国最大的摇钱树、最早的汉代铜佛像、最精彩的说唱俑以及最大的汉代铜马,被誉为“绵阳五绝”。古往今来,涪城孕育了中医针灸鼻祖涪翁、汉代大儒扬雄、蜀汉大司马蒋琬、一代文宗欧阳修等古圣先贤,以及原绵阳县第一位共产党员谭德政等革命英烈。辖区三国历史、三线建设、国防科工、传统乡村等多元文化交织,涪城剪纸、炳林毛笔、金峰雄狮等多项非遗技艺传承发展。
涪城亦是科教之城,辖区拥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绵阳市游仙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嘉陵江一级支流涪江东岸,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心区、绵阳市主城区,幅员面积10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8万。
游仙区人文底蕴深厚,是三国故地,古绵治所,据载自西魏至元代的700多年间,境内曾置有“魏城”和“盐泉”2个县级行政机构,后均并入绵州。东汉高士李意期仙游此地,后人修游仙观以作纪念,游仙由此得名。汉唐文化、两弹一星在这里交相辉映,科技新城、生态人文在融合中与时俱进。游仙境内有刘备踞蜀肇始地的富乐山,有唐代四大名楼之一、“手可摘星辰”的越王楼,还有全国唯一诗仙诗圣合祀的李杜祠。绵阳博物馆、绵阳科技馆在游仙赓续文脉,全国重点文物汉平阳府君阙、鱼泉寺、马鞍寺、碧水寺辉映历史绝响。游仙人杰地灵,古有针灸始祖涪翁在此悬壶济世、一代状元苏易简名动天下,今有邓稼先、于敏等“两弹元勋”“氢弹之父”为国铸剑,使中华民族精神永世长存、踵事增华。
安州区,原为安县,是四川省绵阳市主城区之一,安州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绵阳市西南,龙门山脉中段,介于北纬31°23′~31°47′,东经104°05′~104°38′之间,东与江油市,东南与涪城区接壤;南与德阳市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相连;北与北川县,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毗邻,幅员面积1189平方千米。面积1181.14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117个行政村34个社区,总人口45.6万人。
安州地处龙门山脉南麓,拥有全国唯一的海绵生物礁国家地质公园和佛教名地“飞鸣禅院”,也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佛山森林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魔芋系列食品、花荄牛肉、安州米粉、焦鸭子、包蛋、红酥等“调元”美食让人流连忘返,猕猴桃、无花果等优质农副产品独具特色,“古海遗珠·安逸安州”美名享誉全川。
江油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的涪江中上游地带。东与剑阁县、梓潼县接壤,南抵绵阳市涪城区、游仙区和安州区,西与北川羌族自治县毗邻,北与平武县、青川县连界。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1°32′26″~32°19′18″、东经104°31′35″~105°17′30″之间。市境轮廓呈东北~西南走向的条形状,东西宽约48.4千米,南北长约86.6千米,面积2719平方千米,总人口86万,辖23个乡镇、1个办事处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工业示范市和天府旅游名县。
公元701年,诗仙李白在江油青莲古镇出生。求学、吟诗、练剑、访道……李白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24个青春岁月。公元726年,青年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此他行吟祖国名山大川,问道大唐天朝翰林院,开启“安社稷、济苍生”的理想。在李白的家乡,他的足迹和诗歌永远地留在了陇西院、磨针溪、石牛沟、普照寺、月爱寺、读书台、大匡山、戴天山……李白离开家乡青莲后虽未再回到故乡,但他至死都无法割舍对故乡的思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江油人民永远怀念诗仙李白。在李白客死异乡后,他的诗歌和故事在故乡传诵,经久不衰。
江油市拥有旅游景点方面有国家4A级景区一个,国家3A级景区2个,国家2A级景区2个并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两个(云岩寺飞天藏及老君山古硝洞遗址群)。在青莲镇有[唐代]诗人李白的故居,现存有陇西院、太白祠、衣冠墓、磨针溪、粉竹楼、洗墨池等遗迹。珍藏文物已有4,000多件,还有桃花潭、洗墨池、大石狮以及建于[明代]的雷鸣堰等文物古迹。有云岩寺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李白故里、红军纪念碑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白龙宫、佛爷洞、观雾山、海灯武馆、窦圌山等旅游胜地。
北川古名“石泉”,是华夏始祖大禹的诞生地、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辖区面积3083平方公里,辖9镇10乡(其中民族乡1个),有行政村202个,社区33个,总人口22.9万。北川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底色,禹羌文化、红色文化、抗震文化和感恩文化交相辉映,是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羌绣之乡、海峡两岸大禹文化交流基地。
平武古称“龙州”,后改名平武,取“天下太平,休兵罢武”之意。平武地处四川西北、绵阳北部,居岷山东麓、涪江上游,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区的东缘地带,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辖6镇14乡,辖区面积597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7.25万。
平武历史悠久,自西汉起置治2200多年,孕育了藏羌、白马、三国、报恩、红色等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留下了深山故宫—报恩寺、三国遗址—蜀汉江油关、红色印迹—平南县苏维埃旧址、民族奇葩—白马十八寨等特色鲜明的龙州古韵。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古名“梓州”“潼川”,后因城西三台山而得名“三台”。全县幅员面积2659.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35.5万,辖2个乡、31个镇,经济总量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农产品主产区县首位,是全省两个、全市唯一连续四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的县,全省三个、全市唯一的“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和“全省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全省五个、全市唯一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县,成功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赛迪西部百强县”。
三台县历史悠久,始源于西汉郪县,隋唐为梓州,宋、元为潼川府,明为潼川州,清置三台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盛唐时期与成都齐名,为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所,是蜀中的交通枢纽和繁华之都,素有“川北重镇、剑南名都”之美誉。境内拥有郪江崖墓群、云台观等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郪江镇,国家级3A景区潼川古城以及杜甫草堂、鲁班湖等众多风景名胜,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盐亭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地处嘉陵江、涪江分水岭,距绵阳90千米,距成都200千米,历史上为巴国、蜀国交界地。今盐亭县境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12′17″-105°43′20″,北纬30°58′31″-31°39′40″之间,东接西充县、南部县,南连射洪市,西邻三台县,北抵梓潼县,行政区域面积1645.8平方千米,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6个乡镇(含1个民族乡),1个街道,截止2021年底,全县户籍人口54万人。
盐亭,古称“潺亭”“秦亭”,因境内多盐井、盛产盐卤得名盐亭。历史悠久、人文多彩、风景绚丽,建县有1600多年历史,是华夏母亲嫘祖的出生和归葬之地,素有“华夏母亲之都、世界丝绸之源”美誉。
梓潼,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西北倚剑门天险, 西南铺天府锦绣,被誉为古蜀道上一颗璀璨的明珠。位于东经104°57'16”至105°27 '35”,北纬31°25'27”至31°51'43”之间。县境东西宽约35公里,南北长约52.5公里,幅员面积1443.92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
梓潼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形胜之地,文脉恒昌。自公元前285年秦昭襄王置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在这片土地上,文昌文化、红色文化、汉唐文化、三国文化、民俗文化、中医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灿若星河,异彩纷呈。五丁开山、司马相如长卿山结庐读书、诸葛亮卧龙山屯兵、张飞植柏表道、唐玄宗幸蜀闻铃等历史典故闻名遐迩;七曲山大庙、卧龙山唐代摩崖造像、李业阙等国省重点保护文物源远流长;洞经古乐、梓潼木刻·年画、马鸣阳戏、大新花灯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魅力;梓潼“三绝”酥饼、片粉、镶碗等名小吃享誉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