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指什么节气(微识二十四节气)


冬季:冬雪雪冬小大寒

按照传统历法,一年分四季,每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冬天的六个节气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立冬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自然界的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渐变。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意思是,此节气时,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可以看到与野鸡羽毛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能量,所以,一般初冬时期还不是很冷;随着时间推移,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古代社会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万物收藏的时节,通过冬季的休养,期待来年生活的兴旺如意。在我国部分地区,有迎冬、祭祖、饮宴等习俗。在养生方面,应注意滋阴潜阳、少食生冷、适当运动等。在农事与气象方面,民谚有: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等等。

历代文人立下了不少咏冬诗作,比如元代诗人陆文圭《立冬》: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明代诗人王穉登有《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小雪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意思是,天地间阴阳之气形成的彩虹,此时因阴气旺盛而阳气隐伏不见;天空阳气上升,地中阴气下降,万物失去往日的勃勃生机;也由于天气寒冷,万物气息深藏不动,似乎停止了一般。

雪是水汽遇冷的产物,代表寒冷与降水,小雪时节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量增加但不是很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时节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

小雪节气与大雪节气一样,是反映气温与降水变化趋势的节气,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与天气预报中的小雪或大雪不是同一概念。

民间有小雪腌腊肉、吃泡汤的习俗。民谚有云:小雪虽冷窝能开,家有树苗尽管栽;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等等。

宋代诗人苏辙《小雪》云:

小雪仅能消膈热,苦寒偏解恼衰翁。

年丰谁使百物贵,心净要令万事空。

老去禅功深自觉,生来滞运与人同。

闲中未断生灵念,清夜焚香处处通。

明代诗人杨继盛《小雪》云:

破窗不奈西风冷,况复萧条一敝裘。

疏雪飘残忧国泪,寒更敲碎贯城愁。

悲歌劳扰惭燕士,坐卧浑忘是楚囚。

四海寻家何处是,此身死外更无求。


大雪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了,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节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降雪量均进一步减少。

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呜,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意思是,此时因天气寒冷,连寒号鸟也不再呜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连喜阴的兰草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了些许新芽。

民谚云:大雪小雪,烧火不歇,既说明天寒地冻,烧火取暖,又表明昼短夜长,三餐间隔时间变短。同时,大雪也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等说法。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其他民谚有:大雪兆丰年,无雪要遭惨;冬雪是个宝,春雪是棵草;今冬大雪飘,来年收成好等等。

诗歌方面,如唐代诗人柳宗元有名作《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宋代诗人陆游有《大雪》: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冬至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与夏至相对。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九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所以有“冷在三九”之说。民间流行的《九九歌》云:一九二九怀中插手,三九四九冰上行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意思是,蚯蚓作为一种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十分强盛,泥土中的蚯蚓仍蜷缩着身体不动;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微微温热。

冬至节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有吃汤圆或喝羊杂汤的习俗。

历代文人留下不少写冬至的名篇佳构,比如唐代诗人杜甫的《至后》: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

青袍白马有何意,金谷铜驼非故乡。

梅花欲开不自觉,棣萼一别永相望。

愁极本凭诗遣兴,诗成吟咏转凄凉。

唐代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小寒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故民间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之说。

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野鸡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时节对应的花信风: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

小寒时节也是进补的最佳时期,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同时,应坚持适当运动或活动,故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宋代佚名诗人《望梅·小寒时节》:

小寒时节,正同云暮惨,劲风朝烈。信早梅、偏占阳和,向日暖临溪,一枝先发。时有香来,望明艳、瑶枝非雪。想玲珑嫩蕊,绰约横斜,旖旎清绝。

仙姿更谁并列。有幽香映水,疏影笼月。且大家、留倚阑干,对绿醑飞觥,锦笺吟阅。桃李繁华,奈比此、芬芳俱别。等和羹大用,休把翠条谩折。


大寒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同小寒一样,也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根据我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节气冷的;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大寒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意思是,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的深处,且最结实也最厚,人们可以在上面溜冰活动。

大寒时节对应的花信风: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

大寒在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在我国一些地方,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如除旧布新、制作腊味以及祭灶、准备年货过年等习俗。所以,民谚云: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如《忙年歌》云: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快打酒;年三十,包饺子。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大寒时节便到了寒冷的极限,日后天便渐暖。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在于温补与调养以及适当运动。

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大寒十二月中》:

腊酒自盈樽,金炉兽炭温。

大寒宜近火,无事莫开门。

冬与春交替,星周月讵存?

明朝换新律,梅柳待阳春。

宋代诗人石介《大寒早行》:

万动皆休迹,五更独鸣鞭。

星霜结凄色,风霰过长川。

草暖犬犹睡,河冰马不前。

城墙多有穴,村屋半无烟。

饿虎寒犹吼,妖狐怪不眠。

山空乱猿叫,树折一鸡颠。

几处炉爣炭,何人坐有毡。

崎岖转行路,凛冽逼穷年。

脚指两个落,衫裳百孔穿。

嘘唏鼻才润,僵直手难拳。

身固冻不死,志当穷且坚。

四方丈夫事,谁为泪潺湲。

宋代诗人陆游《大寒》: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