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儿童关键期各个阶段(儿童发展的8个敏感期,90%的家长不了解!)

奥地利著名动物习性学家考拉德·劳伦兹在研究中发现,小鸭出生后的最初阶段,有追随第一眼所见到的动物的行为特点,并且将之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固定下来,终生不变。劳伦兹把这一印象的获得称为“母亲印刻”,并且把发生“母亲印刻”的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


心理学引用了这一概念,关键期(或敏感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行为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但这时如果缺乏适宜的环境影响,也可引起病态反应,甚至阻碍日后的正常发展。在关键期的开始及结尾阶段,机体对环境的敏感度较低,在中间阶段最高。


儿童的各项智能在每个时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父母应了解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做到心中有数。





1.语言敏感期(0~6岁)


当儿童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型,并发出咿呀学语的声音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


语言能力影响儿童的表达能力,因此,父母应经常和儿童说话,多给儿童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儿童的表达能力。


2.秩序敏感期(2~4岁)


儿童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


儿童的秩序敏感力常常表现在对秩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如果成人没能为儿童提供一个有秩序的环境,儿童便没有一个基础来建立自己对各种关系的知觉。


3.感官敏感期(0~6岁)


儿童从出生起,就会借助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官来熟悉环境。


3岁前,儿童通过潜意识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围事物;3~6岁,儿童通过感官来分析、判断环境中的事物。成人可以在生活中随机引导儿童运用五官感受周围事物。尤其当儿童充满探索欲望时,应尽可能满足其需求。


4.对细微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1.5~4岁)


儿童常能捕捉到周围微小事物的奥秘。如儿童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这正是培养儿童具有巨细无遗的习性的好机会。


5.动作敏感期(2~6岁)


2岁是儿童最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儿童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儿童均衡开发左、右脑。


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小肌肉的练习(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的训练)不仅能使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有利于智力发展。


6.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2.5岁的儿童逐渐脱离以自我为中心,而对结交朋友、群体活动感兴趣。这时,父母应帮儿童明确生活规范、日常礼仪。

7.读写敏感期(3.5~5.5岁)


如果儿童在语言、感官、肢体动作等敏感期内得到了充分的学习,其书写、阅读能力就会自然产生。此时,父母可为儿童多选择一些读物,使儿童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8.文化敏感期(6~9岁)

儿童对文化学习的兴趣起于3岁;到6~9岁则出现想探究事物奥秘的强烈需求。这个时期,儿童的心智就像一块肥沃的土地,准备接受大量的文化种子。成人可在该时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