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美国四大霸权主义,哪个会先倒下?我们如何应对?

国际局势变化莫测,从上世纪的美苏,到90年代后的多极化发展,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百年未有大变局的大基调已敲响。全球局势虽然动荡起伏,但是主线和主要矛盾,其实已经非常清晰:

根源在于美国对我们的围追堵截。

美国不断能维持当今世界“霸主”的地位,是拥有世界第一的绝对力量。

分别是:

军事(用武力对世界局势的掌控能力;)、

金融(简而言之即为美元结算体系)、

科技(军事科技、医疗科技、其他科技),

文化(舆论,掌握世界的意识形态)。

一、先看一下美国四大明牌:

1、军事霸权

农耕文明起源于亚洲,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在欧洲形成,全球经过一、二战的洗礼,美国赚了二战的第一桶金,前期通过输出军火赚取利润,也算是美国的发家史,后期通过参战获得瓜分世界的资本,与苏联并称东西方二大强国。战后,世界各国在百废待兴,只有美国围绕着第一桶金乐在脸上,心里正在算计世界。

这也是美国军事霸权的形成苗头。

为什么美国可以通过军事信手拈来?

上世纪30年代,美国的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到了19世纪末,已经超过了日不落帝国的英国。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成了全球反法西斯国家的后方“大工厂”,美国的工业生产力被全面释放,源源不断地支持着各国的战争。

军火买卖,高利放贷,就是美国第一桶金的奥妙。军事霸权就在这两个中逐步形成,因此战争才是美国一直都在进行的治国战略。才有如今层出不穷的美国装备和美工军事,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当霸权,以海权为核心的路径,自己策划并设计了霸权扩张的海洋路线,通过建立强大海军夺取海上霸权,直到1991年,海湾战争标志美国霸权正式建立。

2、金融霸权

1946年共济会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元是唯一的国际贸易的交易与清算货币,这种金融地位造成了美国的金融霸权。

美国金融霸权的权力基础可以概括为四个主要部分:美元计价(全球以美元为核心的结算体系)、主导定价(以美国金融机构为核心建立起定价权)、操纵规则(以美国为主建立世界金融规则)与控制舆论(用媒体等手段控制世界各国的言论)。

在这个体系下,全球只要有贸易交流,就会使用美元进行流通交易,几乎可以与黄金媲美,还有一个数据即是,美联储储存着全球超过7成的黄金,而这一核心也让美国利用其垄断优势,也可以说特殊地位,攫取其他国家经济发展成果,理论上只要不停地加印美元,美国就能坐收利润,无需任何付出。在危机时转嫁自身风险,并强迫他国服务自身意志的特权。

3、科技霸权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遍地资源和相对宽松的环境吸引了大量投机者,社会经济发展起来后又吸引各国众多精英前来定居,于是形成了坚实的科技基础。

我们都知道世界两大工业革命都起源于西方国家,蒸汽机就是经典的代表,而飞机、电报等诞生于美国,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的科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电子信息、原子、互联网等技术使得美国成为了科技大国,从此,美国彻底走上了科技霸权之路。

就拿世界知名大学来说,比如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哥伦比亚,加州福尼亚伯克利分校,华盛顿,加州理工,约翰斯·霍普金斯等等这些全球前十的大学,美国就占其中八位。包括中国留学生在内的世界各国留学生,为美国输送了大量的后备优秀人才。

还有一点就是掠夺全世界经济支撑着科技霸权的地位,包括从我们在内的其他国家的原始掠夺,比如,一个并不是很复杂的专利,美国抢先申请后,他就可以向全世界收取专利费、授权费,而他们可以什么也不干,就可以过上锦衣玉食的美好生活。

4、文化霸权

正是美国独特的宗教传统、文化渊源和历史轨迹,从根子上深刻塑造了其政治外交逻辑,给美国对外政策打上了明显的霸权主义烙印。

凡是不符合美国的利益,不符合美国的调性,都可以站在道德制高点进行指责。美国为了达到攫取资源和扩张领土的目的,充斥着对权力的渴望和对权势的追求。

二、美国为什么打压我们?

2008年,金融危机打破了世界格局,美国对华战略定位的改变就是从奥巴马开始曾讲过“如果让我们也过上与他们同样的生活,那将是世界的悲剧”......

从那一刻起,中美关系的“压舱石”开始动摇。

2022下半年,美国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取代了之前的文件,对我们的防范和压制仍然放在了战略首位,将我们视为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此前在其他美国负责人任期内,也有过类似几次的修改。

三、我们如何应对?

军事力量投射,保护我国的对外投资和关键港口,其中最重要的是突破第一岛链,要持续加强军事实力,在未来继续加大国防建设,尤其是海空力量,始终适应时代新需要。虽然目前我们的力量不足以全世界对美国进行抗衡,但是我们从来也不怕事。

加强科教投入,我们是14亿人口大国,但受高等教育程度还不高,只有16%左右,2亿多人,数量多,质量参差不齐。本科率只有8.35%,博士学历拥有者只有94万人左右。而美国本科毕业者约占总人口的40%,博士学历者更是多达460多万人。因此,我们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在科技领域,我们要加大资金、人才、政策上的投入,能够通过深入思考挑战当前的科技领域技术局限性。要实现真正的科技突破。随着近年来中国企业的科技积累,2023年的中国科技极有可能在通讯技术,新能源,半导体材料等领域实现一些突破。